阿坝州文化馆
当前位置:文化特色>藏羌文化

安多藏戏

发布日期:2019-02-01    

安多藏戏,戏剧百花园中的格桑花

藏族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居住地域十分辽阔。藏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大批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山歌、民歌、锅庄、弦子闻名遐迩。除了歌舞外,还有戏剧、曲艺、器乐、故事、歌谣和谚语,其中的藏戏最具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且年代久远,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藏戏在藏语里称作“堆噶尔”,卫藏称“阿佳拉姆”,巴塘称“降嘎然”。藏戏最早产生于公元14-l5世纪,由后藏拉堆沃巴拉孜地方的香巴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公元1385—1464年)开创。藏戏不仅在西藏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在我国其它藏区乃至国外(如不丹等)亦有传播。

藏戏有两大类,卫藏、康巴流传的是龙科类,青海地区流传的是嘎东类。龙科类的特点是观众围成一圈观看;嘎东类是以舞台剧为主。

根据方言,藏戏又划分为四类,以卫藏方言演唱的藏戏为西藏藏戏,以安多方言演唱的藏戏为安多藏戏,以康巴方言演唱的藏戏为康巴藏戏,以嘉绒方言演唱的为嘉绒藏戏。阿坝州的藏戏主要为安多藏戏和嘉绒藏戏。

安多藏戏称“南木特”,意为“传记”,因为在安多藏区所流传的藏戏剧目,多以历史上的吐蕃国王或者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为表演题材,所以一般把这些剧目称之为“南木特”。

1948年元月,青海祝青寺活佛日格洛率僧侣前往拉卜楞寺专程学习藏戏,同年6月,日格洛活佛一行在返程途中,经阿坝州红原麦洼寺时,麦洼头人和麦洼寺主组织了三十多名僧侣,跟日格洛活佛学习藏戏,之后成立了安多“南木特”藏戏团,这是阿坝州的第一个安多藏戏团。

安多藏戏吸收借鉴了很多内地京剧艺术的优点,以程式化的表演展开故事情节,充分利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来渲染氛围,这些都是西藏和康巴地区流传的传统藏戏所没有的。

它的表演如同内地戏剧一样有着严格的程式,一出剧目的演出时间和演员的出场顺序,表演的空间位置乃至布景的灯光、道具等的设置都有严格的规定,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台词、语言、形象、动作等都力求符合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地位。由于加强了舞蹈性,大量吸收了内地戏曲乃至歌舞、话剧的化妆,采用灯光布景、大型画片、幻灯效果等手段。

安多藏戏的声腔和舞美体系是在原拉卜楞藏戏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安多藏区民间特有的歌舞元素。大量吸收了像本地的“拉伊”山歌唱腔、格萨尔说唱艺术、弦子舞、踢踏舞、草地锅庄等,增强了歌舞性。在音乐上,在继用寺院宗教音乐的同时,汇合有民族管弦器乐如二胡、双笛、杨琴、三弦甚至木鱼等新的音律,将各种艺术形式大胆创新和糅合,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特色,既不同于其他藏区的藏戏流派,也和内地戏剧迥然相异。

安多藏戏的音乐主要为江非,节拍都是四分之四。另有七宫乃,这是唐朝宫廷音乐,所以只在表演《文成公主》时用。格萨尔的曲调主要是《阿拉娜姆》,中间加进布达拉音乐。

安多藏戏唱腔大约有十多种,每个角色、每个剧目有各自不同的唱腔,藏地汉地、尼泊尔的公主和丫环,男声中大臣亦有不同的唱腔。不同唱腔在一出戏中的出现,不仅表现出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同时也使剧情显得丰富多彩。

安多藏戏的服饰用料考究,工艺讲究。一般分为寺庙服装、民间服装、川戏服装和混合服装,其中包括冠式、戏鞋、装饰等。一些王公贵族造型十分华丽,妖魔鬼怪、狮子、老虎等动物均戴面具。面具造型精细,惟妙惟肖。装饰多用如九眼石、绿松石、珊瑚、琥珀、金银钻花耳坠、金银戒指和牧区常见的金银胸饰、银腰带、“嘎吾”佛龛等贵重的珠宝和金银制品,。

安多藏戏自传人阿坝州安多方言区后,多年来与本州民间歌舞、说唱,特别是牧区广为流行的草地锅庄以及宗教音乐艺术相结合,已经发展衍变为具有浓厚的安多藏族牧区特色的一个戏剧剧种。其内容的传奇化,表演的舞台化,音乐的民间化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安多藏戏蓬勃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风采。